第一章 餘裕空間的過往今來
前言:本校教學大樓自30多年前竣工以來,歷經多年多次的擴建與整修,經程序申請專家評估,對於使用上有安全疑慮最為嚴重的區域如下圖所示:
該區域經檢測具有「鋼筋外露、滲水白華」之現象,換言之,該區域及其鄰近教室空間(經全面檢測後確認為鳥語樓、綠水樓以及青山樓),有使用安全上的疑慮。而也曾接獲並感謝教師和家長告知,有天花板鋼筋外露及天花板水泥塊掉落之事件。校長即刻裁示:盡快確認並標示危險區域,設法安排師生活動範圍遠離該區,並告知全校教職員工此一事件。責成總務處聯繫教育局相關科室,邀集工程專家來校勘查,申請修繕工程。
經過多次會勘及經費爭取,結果如下所示:
我們知道,「修繕」的安全性普遍來說是不及「改建」 ,因此申辦期間,本校亦曾提出「改建」為安全顧慮最佳方案,但是未獲許可。
在餘裕空間案尚未來文前,校長即便責成教務處與總務處,由於班級教室使用頻率最高,於新學期開始前即安排各班班級教室搬離綠水樓,由於鋼筋外露與滲水白華現象以綠水樓而言、四樓為最高樓層,因此最為嚴重,故將綠水樓四樓教室調整為儲藏等非課程使用之用途、並改將使用頻率較低的科任教室移往綠水樓三樓,以設法降低師生使用安全上的危險。該階段完成班級教室搬移後,僅剩英語科任教室位於綠水樓三樓。
105年度,市府為校產所有權單位,校長為管理者,接獲局端指示,配合公共托育政策,調查校舍餘裕空間,成立公共托育機構。全國面臨少子化衝擊,本校餘裕空間必須核實呈報,協辦公共托育機構進駐校園在案。期間校長透過教師例行會議多次宣導,餘裕空間政策將會開始實施,繼公共托育機構申請進駐後,未來不排除其他各類型態的機構會申請進駐,請各位同仁體認並盡早做足心理準備,面對未來可能進駐的單位,如果有選擇的機會,本校要接受哪一類型的機構進駐?
校長曾於教師例行會議表達個人見解:『進駐的單位可能會有:圖書館、安養中心、實驗學校、樂齡學堂等,各位覺得哪一種機構對本校的校園師生安全性衝擊最低?我個人認為,我們非常重視校園安全,我也一再拜託總務處要請警衛和保全做好門禁管制,沒有證件、沒有訪客登記,就不要隨意放行。我考量到進出圖書館、安養中心這一類的校外人士對象較為複雜,相對於樂齡學堂和實驗教育進出的多半是學員或學生,在校園安全風險評估上,是後者比較安全。』『其實,我也不喜歡學校校地被外借,因為這在校園安全管理上會有風險,但是請各位老師了解,餘裕空間是政策,我們只能盡量選擇對本校校園安全衝擊最小的、來同意出借。』 『如果要出借,我的看法是把最好的教室留給我們自己師生們使用,這樣才是對的,我打算把綠水樓三樓提報餘裕空間。』
校長指示教務處和總務處:將英語科任教室從綠水樓三樓撤離,將有使用安全上風險的綠水樓三樓定為餘裕空間,未來提供外借單位申請。請問,校長如此作為,是否置本校師生安全於不顧?是否將本校師生受教權列為優先?
以下陳列校內例行教師會議宣達歷程:
以下陳列本校109年1月14日座談會簡報資料,提供廣大閱聽群眾參考:
第二章 受教權的定義
受教權的維護,以學生人數為基準,法規編列相應的人力資源以及治校經費。在課程的實施上,應符合課程發展相關規範推展;在空間的使用上,應符合教育部及教育局編訂之相關辦法,如下所示:
首先,餘裕空間教育活化提案,是否符合或嘗試努力服膺「受教權」的規範?課程的規劃、人力資源的配置、相關軟硬體經費來源等,是否誠如大家常說的「準備好了」?且不論課程的規劃和人力資源的配置,在經費來源方面,109年度要使用的經費,必須於108年度要先完成編列並通過法定三讀程序通過後才能執行。如果109年度編列經費,最快也要110年度才能到位。
談到空間的議題,要考慮利用率。課後班專用教室之所以無法成立,就是一例。課後班的使用時機是在學校正規課程放學後,若以下午4點至7點的使用時段來估算,對比一間正規課程專科教室來說,何者更具有「服務多人、長時間」的教育利用效益?
感謝各界提供許多教育活化方案提案,提案討論結果如下所示:
透過教育活化會議提案討論,從會議的議程中可以得知,本校是否重視每一種教育的可行性並予以溝通與討論?
第三章 民主社會的教育典範
當今少子化的衝擊:『少子化造成減班,為什麼學校的餘裕空間不能為公眾利益使用?』 臺北市政府教育局面對外界的質疑,相應催生「校園餘裕空間活化」案,也讓學校自我檢視空間的有效利用是否得宜,這是公共資源的雙贏。
活化原則一定以學生受教權(詳見第二章)為優先考量,在公共財的定義之下,活化的內容以文教公益優先,互相共好為原則。這是政策,也是期許。
校長衡量政策面與實際面,亦有長遠的眼光做評估,若是外租,以文教類型對於本校的校園安全衝擊最小,且營運性質上也因相近而容易互相共好。當然,不同機構在同一空間,一定有磨合期,但在一年一約的法源上,本校是空間的主要管理單位,理應在維護國民教育權益上,享有較優勢的話語權。
是以,無論是在外租單位尚未進入校園、或是執行校內活化方案之前,任何的擔憂都是正常的,但也不宜徒早擴大想像空間。針對校內活化方案的探討,也僅止於受教權相關法令規範的討論,不做負面的猜測和引述。
倘若外租給文教機構,也與本校堅持維護學生法定受教權一樣,都是使用政府的公共財,一樣都是在為教育謀福利、做貢獻。
以下所示為臺北政府教育局提供之簡報資料:
第四章 認識小實光實驗教育
以下所示為小實光實驗教育校長提供
第五章 萬芳國民小學高校長給全校親師的一封信
親愛的教師與家長夥伴們您好
麗鳳回到萬芳這個「家」已經邁入第七年了,我們親師生從夙夜匪懈夜光時代,慢慢的迎向晨曦微光。每天陪伴在孩子身邊,感受孩子每一天的心情身影。感受他們的喜怒哀樂、感受他們的專注與躁動。每一天,我都和孩子們及各位一起吐納呼吸每一個歡喜苦樂的時光。
七年前,麗鳳感謝各位給我的支持,因為想要找一群教育理想的夥伴對弈,一起創造一個可以回歸教育本質的優質學校。我期許「以樂學活用成就每一位孩子,結合眾力、融合眾志,讓萬芳在愛的感染,善的循環中昂首闊步。」
然而,107 學年度以來,有很多的衝突與耳語,就在身邊蜚言流長的流轉開來。我一直相信人性本善,對此選擇了緘默。我不太相信有人會惡意的對待我,這一路以來,我始終如一堅信的教育大愛、無私奉獻,不論是我的師長,我的朋友或是我的家長們,都給了我最大的支持與保護。我是一個「教育人」,我教孩子的信念,是善,是美,是希望。我不相信會有人惡意要做甚麼?頂多是立場和我們不同。
帶著這樣的真誠,我一路活過了 50 多年。過去的這一年確實有很多的碰撞,很多的辛苦和不舒服。午夜低迴,想著這一路的美麗與哀愁,想著每一個和我相遇的孩子,想著自己的初衷。我知道,我需要慈悲喜捨、感恩惜福來等待各位一起向前走,讓擦亮萬芳的招牌,讓萬芳風華再現,永續發展。
我想起渡邊和子的《在落地之處開花》提及
在落地之處開花,並不是無可奈何。那是要你恭敬地領受命運交予的一切,編成一束能讓自己微笑,也能讓他人幸福的花束。無論在何種境遇,你都能閃耀發光~
108 年的七月,Email 傳來一封陌生的信件,是一個署名小光校長的陌生人,想要來申請學校的餘裕空間。
我本來打算敷衍一下,就以校舍含氯離子過高的難題,來讓他「知難而退」,卻無想到,當我點開他們的臉書粉絲頁,卻看見了一個「回歸教育本 質」的教育單位。一個用生命實踐教育理想的小團隊。然後,從其他校長與實驗教育泰斗鄭同僚教授的口中,聽到了一個「認真辦學」校長的故事。小實光李校長自述:
四十歲之前沒有想過自己會到偏鄉去服務,而且還是進一所實驗學校。更沒想到會回來台北。竟然也辦起了實驗教育。我想,這是我的天命,所以要我堅持夢想。這一段路真的是荊棘滿佈,很感激一起同行的「家人們」,就像陪著四五年級孩子走讀的小旅行,在山徑上,大家彼此扶持、鼓勵。對作為一個陪伴孩子長大的園丁來說,這是另外一種幸福。
前幾天,終於正式跨過[五十知天命]這個門檻,看到一個孩子的進步, 心中五味雜陳。從剛接他時,遇到寫字就哭,就逃避。到現在可以跟著進度完成台北學的考試,我只有滿滿的一公升眼淚和感恩,我想自己這一路的堅持是對的。當我們在幽暗的溝渠裡仰望星空,常會徬徨不安或害怕,但我們可以藉著星空導航,並且我知道很快就會看見天光。謝謝大家的支持,讓我可以有勇氣繼續守候「家人」。
近十年來教育改革如風起雲湧,從學習共同體、翻轉教育、雙語教育、十二年國教新課綱,教改浪潮一波接著一波,我相信很多教師夥伴和家長夥伴都看得眼花撩亂,膽戰心驚。究竟政府要把我們的孩子帶向何方?我們教師又該如何是好?
從 102 年 8 月 1 日接過印信那一天開始,麗鳳莫不是以臨深履淵的心情,夙夜匪懈的想著如何為萬芳的師生謀取最大益處,讓教育發揮最大價值,用生命感動生命、用生命創新價值、用愛與榜樣營造善的循環。
十年後,萬芳國小將會是一所怎樣的學校?萬芳的孩子將以什麼樣的學習圖像面對未來?學校將要尋找,建立什麼樣的人才師資來為這個學校的孩子打拼?如何凝聚親師同心,成就我們孩子的夢想?綠能永續、國際萬芳的課程願景可以讓學校萬世流芳?什麼樣的「品牌」可以讓萬芳畢業的孩子引以為榮?
看著小實光的「實驗課程」,麗鳳想要更進一步活化萬芳國小的課程,正如小實光的小光校長說的:
「實驗教育」不是搞革命,也不是萬靈丹。我們只是將學習的角色回歸到孩子。小實光的學習經驗著眼在「打破學習疆界」的視野,整合既有的學校型態和非學校場域。同時將我們研發的課程模組,與公私立學校交流,進行小範圍,小尺度的教育改革。我們並不想做「革命」,我們要做的是「影響」,百年樹人的心情與每一個老師「一樣」。我們想要藉著「實驗學校」「公立學校」合作,產生一種新的典範,不是撕裂,而是融合。讓雙方教師能互動共學與共榮共好。
身為臺北市政府聘任的校長,應作為一個學校的良善管理人,本著依法行政,有守有節,進行校務的治理。政府賦予校長治理學校的權利與責任, 作為一個經營學校的專業經理人,我當然會以學校的最大利益作為最重要考量。每學期教育局要求學校根據學生數及「國民小學與國民中學設施設備基準」據實呈報,近三年來,博嘉實小成立及靜心及再興私校雙語教學,已經吸收本校學區內多數學生,導致本校快速減班,學校產生多間餘裕空間教室,我們「依法」呈報教育局,餘裕空間公告市府網站,市府有重大教育政策就會依法要求依政策釋出餘裕空間。之前的「公共托育中心」、「樂齡學堂」均是配合教育政策設置,現今小實光的申請案也是依法申請。
當然,學校也可以進行餘裕空間活化的規劃,這是指原已滿足國民小學與國民中學設施設備基準而進行活化多的餘裕空間,這是一種「外加」的概念,我們並沒有不讓本校同仁提案,但學校餘裕空間公告許久,一直沒有夥伴申請,為了降低減班,106 學年教育局要求本校轉型雙語學校,教師及家長並未全校贊同與支持,錯失轉型良機。這次小實光申請,大家才開始提案。作爲校長,我也是依法依程序讓大家提案,仍依據提案妥適性、可行性、長久性及經費來源來作行政裁量。過程中透過教師集會及家長說明會作溝通多次,教育局國教科鍾科長及聘任督學也到校召開協調會,我也願意以學校的發展為優先考量。希望藉此機會凝聚大家的共識,也希望關心學校的老師,家長遇事可以理性思考,不要盡信二手傳遞的訊息,校長室永遠敞開大門,保持「謙」和「圓」的態度,歡迎大家來當面溝通。
麗鳳相信還有許多的夢想等待我們用生命去實踐,期待每一個成就這個夢想起飛的家長及教師夥伴們能為培育孩子們未來競爭力作理性週全的考量,期末年終,僅以支紙片語獻上無限的感恩~並祝福各位
新年快樂、閤家平安、萬事如意
校長 高麗鳳敬上 109/1/17
本網頁所示資料,均為公開資訊,歡迎引用,請勿自行複製編造傳遞,以正視聽,謝謝。